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古代小户女 第122节 (第2/3页)
??人口参考了明朝时期江浙的长洲(今江苏苏州),有二十多万人,我减了一半,且男女人口比例是304,我也平衡了一下。 ??出处是,王泉伟:《明代男女比例的统计分析——根据地方志数据的分析》,《南方人口》2010年第5期。 ??但我使用的数据各方面都改动很大,不能当真,大家看个乐子就好。 ??二更下午六点或者九点。 ??感谢在2022-06-06 23:36:22~2022-06-08 09:38: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 ??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月暖凹晶馆 1个; ??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乍暖 20瓶;夏眠。、江湖月色 10瓶;helen0408123 8瓶;三猫头儿、绝不混吃等死 5瓶;pandaandkai 2瓶;雨革月 1瓶; ??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 ??第129章 、百邪是人心 ??张知鱼抱着小药箱带好口罩对顾慈道:“晚上让我爹来接我和阿公。” ??顾慈点点头, 想起什么似的又道:“这里看着可没吃的,我让家里早点儿来。给你送点儿吃的,你们吃完了再回家。” ??张知鱼唔唔两声, 对他挥挥手,便跑进去。 ??农庄上已经送来了十几只鸡经过初步挑选的鸡, 家禽叶酸缺乏综合症十分明显。 ??它们长得比正常的鸡都要大而且古怪,杀掉后人通常会发现, 这类鸡的血液更加稀薄, 同一个鸡爸鸡妈,它的肌肉也要比兄弟姐妹更加苍白,羽毛偏白就不说了,还稀稀拉拉的, 也不怎么产蛋,孵出来的小鸡不仅比正常鸡的少, 胫骨也更弯曲, 爪子还会流血,婴儿会出现的唇腭裂小鸡仔也会有,只不过看起来就是下颌缺了一块儿,没那么吓人。 ??如果不及时补充叶酸,这些病鸡通常活不过三天。 ??尽管民间奇术层出不穷,但大夫们能够保护自己的东西还是太少了,有张知鱼在,如今保和堂的大夫们都已经习惯带口罩, 特别的时候用酒精杀毒。 ??但平日里,高浓度的蒸馏酒依然不会出现, 酒是粮食|精, 现在一亩田的产量, 在江南的上田里,最多也才只有三百斤而已。 ??一个成年人一日至少也得吃三百克的米才能有力气活下去,一户五口之家一年就需要六百七十五斤粮食,大周三十税一,这已经是最轻松的税,稍微严厉点的君主都是二十税一甚至十五税一。 ??这意味着一户人全家都下地,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月,一年至少需要三亩地才能维持饿不死,如果想添点儿衣物走点人情,那么至少五亩地还是要种的,这时候的田种一季就得歇一季,所以要真正达到肚肠不鸣的程度,就需要十亩地,而且须是亩产三百斤的上田,这还不包括朝廷规定必须种几亩的桑麻。 ??由此可想而知,一家子风里来雨里去,要种多少地才能将将活得下去,用粮食酿的酒就是民间顶级的奢侈品,用来抹在手上,就算是从小富到大的赵掌柜也很有些心疼。 ??所以大多数时候,大夫们为了省点儿钱,自己多少都得担些风险,甚至在有瘟疫发生时,大伙儿拼的就是自己的命了。 ??都是底层小民,一个大夫往往就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,有良心的官府在大夫们殉职后多少都会给点儿补偿,像保和堂的蓝大夫的爹,老蓝大夫就是殉职大夫中的一员,蓝大夫小时候,江南出了瘟疫,宫里的太医太少,像南水县这样的小地方自然只有自求多福,大家能靠的也就是本地的大夫——上头的支援,遇见好官是要多少有多少,但如果是不怎么样的贪官,老百姓就只有自己拧成一股绳了。 ??蓝大夫的医术也很普通,但是都是乡里乡亲,亲不在,乡,也便不是乡了。 ??或许有很多考虑到自己小家不愿意奔走在第一线的人,但大周年年月月瘟病不断,一次又一次挺过来,靠的最终还是这些义无反顾的小大夫,天家人眼里,他们是上不得台面的庸医。 ??但在民间,却有好多长生碑哩。 ??张知鱼的医术,便如百纳衣一般,哪个大夫都能往上缝两针,蓝大夫也是这样,他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人。 ??记得老蓝大夫恩德的人,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会拿红糖鸡蛋投喂蓝大夫。 ??这些不识字,不动礼仪的粗鄙乡下人,比官府更记得老蓝大夫,诚然老蓝大夫医术并不出众。 ??张知鱼蹭到阿公身边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