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太子宠婢日常 第119节 (第2/2页)
是她也不敢违抗太后,便嘀咕了一声,“要不,送儿媳那里半天,送您这里半天?” 想了想,儿子应该也很喜欢阿昭,那就晚上送回去睡吧。 皇太后:“……” “出去。” 干脆利落两个字,懒得再跟皇后费任何话。 皇后麻溜的怒气冲冲走了。 ——出去就出去,以为她想跪? 太后:“……” 老镇国公那般的人物,怎么就生出个这般的女儿? 太后想到老镇国公彼时的好,才又容忍住皇后。然后去看余贵妃。 余贵妃还跪在地上哭,太后见了,也没有多怜惜她。 端王走到这一步,想来她自己也是知道的。 她疲惫的道:“你哭有什么用?” 余贵妃抬头,喃喃道:“太后?” 太后问:“你们心倒是大,皇帝给你们的恩宠你们不喜欢,倒是喜欢去外头自己挣。” 余贵妃知道自己这回是说什么都是错的,便也不说,只哭,说话藏一半露一半“太后,他是一时糊涂了。” “端王是什么性子,您还不知道吗?” “他自小是个心性高的,若不是皇家的孩子,也就是个跟兄弟比学识的。” “可因是皇家,便比得多了点,自小他若是哪点做得比太子差了些,回去便要加倍努力,争取超过太子。” “小时候太子殿下在您这里住过一段日子,他却没有,便也眼巴巴往您这里凑,就希望能得您的欢喜。” 余贵妃哭的厉害,皇太后想起之前,也心里软了起来。 “他小时候,确实是个好孩子。” 余贵妃一听这话,倒是不好受。小时候是个好孩子,难道现在就不是了? 她垂着头,也不敢怨恨,只继续哭着道:“小时候比多了,大时便习惯了。小时候大家都鼓励他跟太子比,可那时候,谁都没有那么心思,只觉得两个孩子比一比,也能让他们彼此之间勤苦些。哪里就知道长大后,成了这样!” 皇太后叹气,“你别说了,你的意思哀家都知道。” 余贵妃抹抹眼泪,“如今,臣妾还求什么?当年家世比皇后娘娘差,成了贵妃,一步差,便步步差,皇后娘娘的儿子成了储君,臣妾的儿子是王爷,这就是命。臣妾认了。” 太后见她难得说句实话,盯着了她一阵,突然道:“你知晓,为什么皇帝一直留着皇后吗?” 明明皇后又蠢又坏,为什么还留着这个人为皇后? 余贵妃怔了怔,“不是因着去世的老镇国公吗?” 太后点点头,又摇头,“老镇国公只是一面罢了。还有一面,便是皇后这个人,从来只明着来,因为蠢,所以从不担心她给你从背后捅刀。” “皇后虽然蠢,却不随意诛杀人命。先帝的儿子最后只有几个活下来了,但皇帝却没有一个儿子是丧命的。” 她看着余贵妃道:“你知道,你为什么这么多年,只是个贵妃吗?” 皇贵妃早该是她的了。 余贵妃心里涌起一股不好的感觉。 “是因为什么?” 皇太后没有直接说,只道了一句话。 “成康三年,从江南而来的孙美人有喜,但不到一月便落了。” 但是那个孩子却最终没有生下来。那年,所有人都以为孙美人的落胎是个意外,但是太后知道不是的。贵妃动手了。 这事情,不仅太后知道,就连皇帝也知道。 余贵妃脸色一白。皇太后便道:“你看,你总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,但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。你是如此,端王也如此。贵妃啊,皇后有句话是对的,你回去教教端王吧,不要自作聪明,免得害人害己。这回,哀家再帮他一回,下回……你们自己看着办。” 第100章 阿昭(捉虫) 二更 皇太后思念众皇孙, 先前见了老四到老七的孩子,这会子就差端王世子和阿昭没见。 她直接跟皇帝说:“两个孩子年岁最大,也最是听话懂事, 常来哀家这里请安, 如今总不能因为你不待见他们的父亲,就不让哀家见他们吧?” 皇帝知道太后的意思, 也没有拒绝,“既然母后想要见他们, 那就见,朕也从来没有说过不准呀。” 他还做出一副委屈的模样, 皇太后冷哼了一声:“皇帝,哀家从来没有插手过你的事情, 那是因为哀家心疼你, 可是,哀家也照样心疼孙子和曾孙。” 皇帝就笑起来:“瞧母后说的,朕也没打算怎么着, 只是这两个孩子年岁越大,心思也越多。太子还好, 但是端王……朕要是再不关着他,他的命怕是都保不住。” 皇太后沉默,也知道是怎么回事,她叹气,“你说这孩子, 养那么一点兵,算得了什么?” 皇帝就又生气又遗憾,“估摸着也没想着造反,只是想有一条路走罢了。” 他摆摆手, “这才刚起步,养的也不多,但是,朕总不能看着不管,不管他,才是让他去死。如今他在端王府里,理应好好反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