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千岁[重生]_九千岁[重生] 第6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九千岁[重生] 第62节 (第1/3页)

薛恕已经知道了应红雪之事,殷承玉也不再瞒他,表明了招安之意。
  原先他还发愁如何打消应红雪和贺山对朝廷的敌意,如今有了薛恕,倒正可以让他去做说客,一举两得。
  只是应红雪下了卸石寨之后便十分谨慎小心,一直藏身卸石寨附近的伏虎岭中。
  伏虎岭地势复杂,多山丘峡谷,藏身其中,难以觅其行踪。
  薛恕派出西厂番役盯梢了四五日,才终于找到了他们的藏身踪迹。
  就在他准备亲自带人去一趟时,却有探子来报,说红英军攻来了——
  石虎自那日被贺山劫道,带走了近三千人之后,便只能临时改变计划,折返卸石寨重新整顿兵力。花了四五日功夫,他软硬皆施,又忍痛让出了不少好处,才终于稳定了军心。
  而另一头安远侯已经派人催了两次,石虎无法再拖延,便挑了个日子,带兵攻打益都城。
  不过因为中间出了回岔子,他到底多了点心眼,打是打了,却打得极其敷衍——和薛恕正面交手败了一次后,他便不再迎战,只在益都城外叫嚣了两日,之后不等对面还击,便连夜撤兵龟缩回了卸石寨。
  殷承玉得到消息,道:“没了贺山和应红雪,这红英军果然不堪大用。”
  也就是仗着卸石寨的地利嚣张片刻罢了。
  “殿下可要出兵?”薛恕道:“探子回禀,说安远侯的心腹这几日里往卸石寨去了两趟,他们恐怕已经心急如焚。要是再这么拖下去,二皇子迟迟不出现,等不及做‘力挽狂澜’的英雄,恐怕死讯就要先传回望京了。”
  殷承璋跌落山崖这么些日子没有消息,难免要被人当作死了。
  等死讯传得满望京都是时,再演这一出效果恐怕会大不如预期。
  “也是该出兵了。”殷承玉翻阅下头官员送上来的折子,庞义和丁昌顺等贪墨灾备粮的官员已经被绳之以法,被贪墨的灾备粮也追回了大半,如今他已重新令各州县核算受灾人口,发放赈济粮。再加上自周边粮仓调来的赈灾粮,应能助山东百姓度过饥荒。
  饥荒之困暂解,接下来便当解决殷承璋了。
  “卸石寨占据地利,但弱点也很明显。山上无水无粮,一旦被困。便是绝境。”殷承玉道:“不必与他们硬战,你只需带兵将卸石寨围上十天半月,再命人日日劝降,等食水供应不上时,叛军自会由内而外瓦解。”
  薛恕领命应下,当即去调兵准备。
  行到门口时,又被叫住:“如今你要迎战,无法亲自去寻应红雪,孤另派人去请她,你可有信物?”
  薛恕想了想,道:“没什么信物,若见着人,只说‘蛙鸣三更半’。若真是姐姐,她自会明白。”
  从前每次姐姐半夜三更带着他出门堵人时,都是以蛙鸣作为暗号。
  *
  次日,殷承玉便召了安远侯来,说了自己的考量:“叛军越发嚣张,决计不可再放任。孤已经命薛恕带兵围困卸石寨,接下来数日,孤欲往亲自督战。”
  安远侯听到他要出兵,先是一喜。待听到围困时,又生了迟疑:“殿下欲采用围困之策?”
  殷承玉颔首:“攻城为下,攻心为上。叛军被困卸石寨,食水短缺,届时人心必会大乱,轻易便可取之。”
  “这……时日是不是长了些,而且也不知道叛军是否在山上囤了粮。”安远侯斟酌着劝道。
  “只要能减少伤亡,时日长些便长些。叛军也都是些普通百姓,若能逼得他们自愿投诚,兵不血刃,最好。”
  安远侯心里又冒出些许不妙的预感。只是他观殷承玉神色,并未看出任何异样。
  太子行事一向宽和,他不想正面交战,只行围困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