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墨繁华_第118章:太子妃的变化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18章:太子妃的变化 (第2/2页)

回正殿的路上看到檐下一堆物什。走去随手拿起个盒子一看,里边装的是满满的乳茶,于是满意地抱着乳茶进了正殿。
  自从太子妃嫁进来,贴身照顾太子妃的人除了陪嫁丫鬟,就只有念青。说实话,没有其他人知晓墨挽歌性子的。但是崇教殿的人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太子妃变了——太子妃连着好几日,一反以往的早晨睡到日上三竿;又令人意外地抢了宫人给花草浇水的活计;而且忽然变得爱吃甜的,茶水间的茶全部换了乳茶……
  回到崇教殿的第三日便是中秋节。
  中秋佳节前一日,内务府送到各宫各院的东西就都齐全了。许是李皇后在安排,内务府送来崇教殿的东西很多,墨挽歌用过早膳就看礼单,长长的单子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过年。不过她可不会嫌弃东西多,笑眯眯地让人打赏了送礼过来的内官。
  今儿无风,又是阳光明媚。墨挽歌看着外头的太阳,难得坐不住一回,弃了宫女呈上来欲给她打发时间用的书,要了件薄薄的披风就出去了。
  玉盏病重,红霞这两日就成了贴身伺候的人。红霞是个机灵的,手脚又麻利,唯一差了点的就是不知墨挽歌的脾性。记得以前墨挽歌出去不愿有人跟着,但红霞琢磨着不跟着怕出事,于是犹犹豫豫凑到墨挽歌身旁。
  墨挽歌似乎是发觉到了,回头看她一眼,笑道:“想跟就跟着呗,做这个模样做什么。”
  红霞被揭了底,一时不好意思,下意识咧嘴笑了,两三步凑上去,“奴婢记得,娘娘以前出去都不愿意人跟着的,奴婢怕娘娘您恼了奴婢嘻嘻。”
  墨挽歌满不在乎地跨过门槛,走出几度被侍卫把守的崇教殿,顺着宫道走着。
  墨挽歌还是第一次自动涉足书房。
  红霞紧紧随着墨挽歌,看着墨挽歌一蹦一跳走进这个院落,几乎是把心提到嗓子眼了。
  小福子在门口和小太监说些什么,余光看到墨挽歌进来,颇为惊讶时就住嘴,丢了面前的人就迎上去。有些奇怪墨挽歌这个时候怎么过来了,“娘娘这个时候怎么过来了?”
  墨挽歌伸着脖子往里头看了一眼,微微噘嘴,不满的嘀咕了两句,“元休哥哥可在里边?元休哥哥也真是的,我回来都两三日了,他都不晓得到崇教殿看我。”
  今年冷得快,落叶早知秋。常落在树枝头的鸟儿变得少见踪影,这会意外地又踩在树枝头叽叽喳喳叫着,给人一种春日至的错觉。
  在宫里摸爬带滚才爬到太子贴身总管的位置,小福子自认是有几分眼色的。在自己印象中,太子妃既端庄优雅又得体大方,可是面前的太子妃怎么仿佛换了个人似的。小福子的脸色变了变,目光故作不经意地上下打量对方一番。
  墨挽歌当作没有看到对方的目光,只越过小福子往里头走,“元休哥哥应该在里头吧。”
  小福子实在不知道该不该拦,想到前两天的事情,咬咬牙,下定决心不拦,任墨挽歌径直走进去。
  檀香冉冉升起。
  墨挽歌走进书房,一眼就看到坐在书案前的赵元休,他正执笔认真写着什么。墨挽歌扬起唇,轻手轻脚走过去,拿起砚台上的墨条,在刻着竹叶的砚台上轻磨。
  赵元休写字间抬头看了她一眼,见她笑眯眯地望过来,便不言语地垂头继续写。
  赵元休写完一封信,拿起来等墨干。忽然薄薄的纸张被风吹起,原来是旁边的女子噘着嘴吹墨,赵元休不由自主地弯了弯唇。这么一来,纸墨倒是很快就干了。
  赵元休快速地折了纸,将它折好后放进一个信封里。又随手拿起桌案上的一道奏折,直接在墨挽歌面前摊开来看,似乎是不想理会旁边的人。
  皇帝身体不好,已经有一段时间让太子帮忙处置政务,也越来越多让他批阅奏折。如今,已经让人将一些不急的奏折直接送到东宫来了。
  今年的冷是全国都冷,东上京在秋日里已经是明显感受到冷意,更别说是北地了。北地的好几个官员送来奏折,都是在说怕北地的百姓熬不过这个寒冬,提前来要解决的法子的。
  解决?怎么可能解决天大寒的问题。百姓从来都是看天吃饭,即便是父皇,也没法左右天寒与否的问题。只能提前准备粮食棉被等物,派去北地;再让北地百姓南迁。
  寒,最怕的就是粮食和保暖了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