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大明帝国_第一五二章 杨丰的霸王行动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五二章 杨丰的霸王行动 (第1/2页)

杨丰的南亚次大陆战争,原则其实是很简单的。
  就是两个字,破坏!
  夺取阿萨姆油田抽走天竺工业发展的动力,然后破坏加尔各答毁掉天竺的工业基础,让未来的天竺,继续在贫穷,混乱的泥沼中死死抱着苏联人大tui,幻想着他们辉煌的大国梦,充当杨丰表演的舞台。
  既然这样,去鸟不拉屎的克什米尔干什么?去原本设计中,就准备留给尼赫鲁的北岸地区干什么?
  直接进攻西孟加拉!
  “从军事上讲,进攻加尔各答是最好的选择,这样我们可以避免在高寒山区作战,这一点对我们明军士兵尤其重要,习惯了热带生活的他们不会喜欢克什米尔的,同样我们也可以避开布拉马普特拉河天险,天竺人在北岸有坚固防线,我们的士兵在强渡这条数公里宽的大河时会面临严重伤亡。
  而进攻加尔各答,我们的战场会变成湿地沼泽,史达林2重型坦克接近五十吨,天竺人不会愚蠢到把它用在这样的战场。
  就算用到也会寸步难行,我不认为加尔各答周围有能承受这样重量的桥梁。”
  凯塞林一边喝着红茶一边说道。
  阿尤布.汗和霍尔面面相觑,实际上无论巴基斯坦还是阿萨姆,都很清楚自己在这场战争中能得到的东西,真纳只想要克什米尔,莫兰只想夺回北岸地区,至于其他的,他们都有这份觉悟,就算他们想要,米国人也不一定支持,因为米国是要教训尼赫鲁,让他头脑清醒一下,而不是往他心脏捅刀子,逼得他没有回头路走。
  但现在杨丰既然坚持,那他们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。
  而且就像凯塞林说的,从军事上讲进攻加尔各答,的确是最好的选择。
  史达林2重型坦克啊。
  这东西还是尽量不要去招惹为妙。
  最近这段时间,史达林送给尼赫鲁的两个营这种东西,一直像沉重的大山般压在联军头上,就连美国人都有点不放心了,甚至特意提醒过杨丰,让他千万别忽视了那一二二毫米坦克炮。
  就这样,作战目标确定了下来,至于剩下的,那是凯塞林和联军司令部军官们的工作,这种大规模战役的部署可不是一般人能玩,兵力调配,敌情侦察,战略上的欺骗,乃至运输,后勤,甚至就连士兵的避孕tao都得考虑到。好在随着大明帝国几个军事学院这两年培养,再加上爪哇作战的实践,杨丰已经拥有了一个初步可用的参谋团队,再加上凯塞林这样的老将和那些经验丰富的普鲁士雇佣军,一切都隐秘而又迅速稳妥地展开。
  就在吴祖荣的昆仑号航母编队驶离鹿特丹,踏上横跨大西洋的漫长旅途时,加尔各答战役的所有前期部署全部完成。
  除了克什米尔地区佯攻的,巴印边境警戒的,阿萨姆北部防御的,剩余近十万,以明军和巴军为主的机动力量,则全部向吉大港集结,而大明海军海防舰队也到达这座港口,对外做出将从海上登陆强攻加尔各答的姿态。同时联军的吸血鬼战斗机,也频繁出现帕吉勒提河口,利用它一万三千多米的升限和近九百公里的最快速度,对这一带进行侦察,甚至就连明军的驱逐舰都公然出现在这一带测量水深和潮汐。
  尼赫鲁果然中计了。
  实际上尽管加尔各答距离东巴基斯坦边境只有六十公里,但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,因为从梅克纳河向西,到加尔各答之间整整两百多公里,全都是水网沼泽,世界著名的松达班湿地,谁也不可能从这个方向发起进攻,尤其是装甲部队就更不可能了,只要防住了海上的登陆,那么加尔各答就万无一失。
  但可惜,这一次凯塞林就准备从这片水网沼泽发起进攻。
  两百公里水网沼泽算什么?
  “快点,明天黎明之前,必须赶到加尔各答!”
  大明陆军第三步兵旅旅长李俊坐在指挥车内,一手拿作战地图,一手拿着对讲机说道,在他旁边是一名巴基斯坦军提供的向导,正站在车里,头伸出外面,举着超大号夜视仪向四周张望。
  在这辆指挥车周围,漆黑的夜幕中,不计其数的步兵战车,在泥泞的湿地中隆隆开进,不少战车甚至正在河道中缓慢浮渡,因为使用主动红外夜视仪,所以不是靠近的话,很难在这样的夜晚发现这些钢铁猛兽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